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英语为母语使用者的使用语言为基础,多角度分析for的词义特征,通过该词的词义特征,试图说明for是如何连接这两个“语言画面(frame)”的。通过探讨和分析,可以认为,在有for的一句话里包含有两个“语言画面”,第二个“语言画面”是隐藏在for所带出的结构里的。在for作为介词的场合,第二个“语言画面”的涵义经常隐藏在省略之中,而只用一个“转喻性成分”来表示。在for作为连接词的场合,则第2个“语言画面”比较明显。
推荐文章
概念转喻和委婉语的认知研究
概念转喻
委婉语
理想化认知模型
画面语言在电视编辑中的作用分析
画面语言
电视剪辑
蒙太奇
多媒体幻灯片的画面语言
多媒体
幻灯片
画面语言
论如何用电视画面语言更好地"传情达意"
电视画面
电视语言
传情达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对for所表达的“语言画面”和“转喻性成分”的探讨
来源期刊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for 语言画面 转喻性成分
年,卷(期) xnnydxxbshkxb_2014,(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62
页数 5页 分类号 H31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大伟 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外语系 6 9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for
语言画面
转喻性成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月刊
1672-5379
50-1157/C
16开
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37
总下载数(次)
12071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