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是近年来在西藏地区发现的继玉龙铜矿带和冈底斯铜矿带之后的又一成矿带,以多龙矿集区为典型代表,并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为了研究多龙矿集区内花岗闪长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构造背景、物质来源等问题,对矿集区内北东向构造带上分布的拿顿、波龙、多不杂、拿若、铁格龙以及尕尔勤6个矿床的花岗闪长斑岩开展了系统的主微量元素以及Pb-Sr-Nd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花岗闪长斑岩K2O含量介于2.03% ~6.07%之间,主要为高钾钙碱性和钾玄岩系列;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K等),而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Nb、Ta、P、Ti);∑REE介于48.95×10-6~249.02×10 6之间,LREE/HREE为4.09~21.47,显示富集轻稀土元素,δEu为0.56~1.03,平均值为0.78; 208pb/204pb在38.554~39.419之间,平均值为38.835,207 pb/204 pb在15.534~15.665之间,平均值为15.615,206pb/204pb在18.465~ 19.161之间,平均值为18.659,较为富集放射性成因铅,在铅同位素图解上位于造山铅演化线附近;(87Sr/86Sr)i在0.705 79~0.711 12之间,平均值为0.707 74;εNd(t)值介于-15.3~-1.7之间,平均值为-4.5.铅锶钕同位素显示壳幔混合特征.认为多龙矿集区形成于增生造山背景中,成矿背景为增生杂岩上发育的岛弧环境;含矿岩浆由俯冲板片释放的流体及熔体交代地幔并在上涌过程中得到地壳物质的加入而形成.多龙矿集区内矿床以及青草山和雄梅矿床等一系列成矿时代相近矿床的发现,表明在班公湖-怒江成矿带有望发现更多斑岩型铜矿床.
推荐文章
广西佛子冲矿田二长花岗斑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佛子冲矿田
二长花岗斑岩
年代学
地球化学
成矿作用
粤北长江地区花岗斑岩脉年代学、地球化学 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地球化学
锆石U-Pb定年
壳源型
花岗斑岩
长江地区
黑龙江省五道岭地区花岗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五道岭花岗岩
U-Pb年代学
A型花岗岩
地球化学
伊春-延寿成矿带
黑龙江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西藏多龙矿集区花岗闪长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来源期刊 岩石矿物学杂志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多龙矿集区 花岗闪长斑岩 地球化学特征 Pb-Sr-Nd同位素 构造背景
年,卷(期) 2014,(6)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39-1051
页数 13页 分类号 P588.13|P618.41
字数 950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元艺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矿产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105 1194 19.0 30.0
2 郭硕 23 70 5.0 7.0
3 符家骏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2 2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13)
共引文献  (625)
参考文献  (2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122)
二级引证文献  (58)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8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3(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4(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6(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9(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1(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02(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3(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4)
2004(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1)
2005(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6(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2)
2007(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7)
2008(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9(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0)
2010(2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1(2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2(18)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3(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8(2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9(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多龙矿集区
花岗闪长斑岩
地球化学特征
Pb-Sr-Nd同位素
构造背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岩石矿物学杂志
双月刊
1000-6524
11-1966/P
大16开
北京阜外百万庄路26号地质所
82-52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31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612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