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比较嵌段共聚物微泡造影剂与脂质微泡造影剂的体外稳定性及体内CEUS效果.方法 采用单乳化法制备以mPEG-PLLA为外壳、包裹液态氟碳全氟戊烷的嵌段共聚物微泡造影剂,以机械振荡法制备脂质微泡造影剂,比较两种造影剂在体外随时间延长微泡数量的变化情况;经静脉团注造影剂进行新西兰大白兔肝脏造影,比较两种造影剂的始增时间、达峰时间、峰值强度、廓清时间等参数的差异.结果 嵌段共聚物微泡造影剂稳定性明显高于脂质微泡造影剂,静置24 h后微泡数量明显高于脂质微泡.兔肝CEUS结果显示,嵌段共聚物微泡造影与脂质微泡造影剂在低机械指数CEUS模式下均可明显增强,二者各项CEUS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嵌段共聚物微泡造影剂稳定性高于脂质微泡造影剂,用于兔体内CEUS可明显增强,可视为一种新型高分子微泡造影剂.
推荐文章
超声微泡造影剂的发展及最新临床应用研究
超声造影剂
微泡
靶向
分子成像
治疗
基于表面活性剂的纳米包膜微泡超声造影剂
表面活性剂
微泡
超声造影剂
膀胱癌BIU-87细胞靶向超声纳米脂质微泡造影剂的制备及体外超声成像
纳米脂质微泡
膀胱癌
靶向超声造影剂
体外实验
超声微泡造影剂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超声造影剂
微泡
再填充动力学
靶向
基因转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比较嵌段共聚物微泡与脂质微泡造影剂的体外稳定性及体内超声造影效果
来源期刊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造影剂 嵌段共聚物 全氟戊烷
年,卷(期) 2014,(4)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与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4-237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32|R445.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1)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造影剂
嵌段共聚物
全氟戊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月刊
1672-8475
11-5213/R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北四环西路21号大猷楼502室
80-220
200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2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634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