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揭示水体特有的,具生物活性的氮素积累而造成水生态恶化的内因,对河口区氮循环的非传统生物转化途径,即硝态氮异化还原成铵( DNRA )的活性氮累积途径进行综合分析。河口环境特征与相应的微生物生态学研究表明:相对高温高盐的滨岸带系统里夏季富营养化严重,生物活性氮素通量高;在浅水河口的DNRA是氮转化客观存在的“链节”(相应地成为反硝化的汇)。高盐环境下的沉积物有充足的碳源,具备DNRA菌糖代谢发酵的条件,从而可能具备与反硝化过程竞争的环境条件。认为应结合河口特征如气候、盐度、微生物种类等对DNRA的关联机制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为我国河口地区的氮素总量控制管理及富营养化水平评价提供生物学基础。
推荐文章
菠菜硝态氮累积和还原与植株生长的关系
硝态氮
硝酸还原酶活性
干重
含水量
叶柄
叶片
菠菜
硝态氮异化还原机制及其主导因素研究进展
硝态氮异化还原
反硝化
硝态氮异化还原成铵(DNRA)
N2O
协同竞争机制
叶类蔬菜的硝态氮累积及成因研究
叶类蔬菜
硝态氮累积
黄土旱塬长期施肥下硝态氮深层累积的定量研究
硝态氮
累积量与累积率
黄土旱塬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典型河口区硝态氮短程还原成铵的活性氮累积途径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水资源保护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活性氮 硝态氮异化还原成铵 河口地区 咸潮 氮素总量控制
年,卷(期) 2014,(4) 所属期刊栏目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3
页数 4页 分类号 X171.1
字数 325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6933.2014.04.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召旭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13 24 3.0 4.0
2 蒋然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15 75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65)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27)
193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活性氮
硝态氮异化还原成铵
河口地区
咸潮
氮素总量控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资源保护
双月刊
1004-6933
32-1356/TV
大16开
南京西康路1号
28-298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13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45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