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高山林线作为一条重要生态界限,是长时间气候变化和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直以来备受关注.本研究借助遥感手段,选取垂直地带性最为显著的“三江并流区”,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获得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数据,得到林地空间分布图;基于DEM数据提取山顶点信息,采用距离分析方法,提取距离山顶点最近距离的林线点集,进一步通过目视确定林线点数据集,并系统分析林线分布与坡度、坡向、纬度、经度4个地理因子的关系.研究表明:①三江并流区的林线分布高度范围是3 521~4 650m;②林线主要分布在15°~35°的急坡和陡坡上,很少分布在<2°或>55°坡度上;最高林线分布在急陡坡上,坡度太低或太高都不适于林线的存在;林线分布明显表现为西坡高于东坡,北坡高于南坡的特征,林线海拔高程的最大值出现在西北方向,最小值出现在东南方向;③林线分布与经度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但与纬度高度相关,林线高度表现出随纬度升高而不断上升的特征.三江并流区的林线高度受地势差异、水分、热量等条件的综合影响.
推荐文章
三江并流区水资源特性分析
三江并流区
水资源特性
分析
云南"三江"并流区地质灾害发育机制及其防治
'三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并流区
地质环境
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发育机制
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三江并流区土壤氧化铁及其发生学意义研究
三江并流区
土壤氧化铁
富集迁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三江并流区高山林线的遥感识别及其空间格局分析
来源期刊 资源科学 学科
关键词 高山林线 遥感识别 地理因子 空间格局 三江并流区
年,卷(期) 2014,(2) 所属期刊栏目 专栏:澜沧江流域资源与生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9-266
页数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封志明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175 6808 44.0 79.0
2 刘晓娜 山东建筑大学管理工程学院 6 136 4.0 6.0
3 姜鲁光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42 1209 18.0 3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0)
共引文献  (181)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44)
二级引证文献  (29)
193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6(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7(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山林线
遥感识别
地理因子
空间格局
三江并流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资源科学
月刊
1007-7588
11-3868/N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82-4
197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80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14917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