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研究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和人造石墨负极材料混合负极的比容量与电极膨胀率之间的变化关系的基础上,通过配方优化,成功制作了硅/碳复合负极材料与人造石墨负极材料混合负极的18650型锂离子电池.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电化学交流阻抗频谱(EIS)等技术,分析了循环前后负极的变化,研究了氟代碳酸乙烯酯(FEC)添加剂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C加入量较高时,可与硅负极材料形成更加稳定的SEI膜,抑制负极材料的粉化,电池1 8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达到71.3%,循环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推荐文章
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硅碳复合物
研究进展
硅碳复合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备研究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石墨
包覆
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研究
锂离子电池
硅碳复合负极材料
纳米硅
人造石墨
碳包覆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进展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碳素材料
锡基材料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在18650型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电源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硅/碳复合负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FEC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与设计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23
页数 4页 分类号 TM912.9
字数 411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高俊奎 27 218 8.0 13.0
2 刘兴江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15 108 6.0 9.0
6 刘文刚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3 50 3.0 3.0
10 张仰慧 1 6 1.0 1.0
11 王晓丹 2 4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2)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硅/碳复合负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FEC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源技术
月刊
1002-087X
12-1126/TM
大16开
天津296信箱44分箱
6-28
197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323
总下载数(次)
56
总被引数(次)
558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