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高碳酸因素对大鼠活化T淋巴细胞CD28/B7和CD2/CD48(LFA-3)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采集体重200~250 g的健康Wistar大鼠外周静脉血样,分离T淋巴细胞,培养于含有植物血凝素( PHA)的无菌16孔培养板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对照组常规培养;高碳酸组和缓冲液组于O2-N2-CO2混合气体培养箱中培养,维持培养液PaCO280~100 mmHg;缓冲液组用NaH-CO3缓冲液调节,维持培养液pH值7.2~7.4。分别于给予植物血凝素前和给予植物血凝素细胞培养1、2、4 h( T0~3)时,随机取4孔,收集细胞和培养液,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淋巴细胞坏死率、凋亡率、CD28和CD2阳性率;采用ELISA法测定培养液IL-2、IFN-γ、IL-4和IL-10的浓度。结果3组T细胞T0~3时坏死率和凋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高碳酸组和缓冲液组T1~3时培养液IL-2和FN-γ的浓度降低,IL-4和IL-10的浓度升高,T2,3时T淋巴细胞CD28和CD2阳性率降低(P<0.05或P<0.01);与高碳酸组比较,缓冲液组T1~3时培养液IL-2和IFN-γ的浓度升高,IL-4和IL-10的浓度降低( P<0.05或P<0.01),各时点T淋巴细胞CD28和CD2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高碳酸因素可能通过抑制CD28/B7和CD2/CD48(LFA-3)信号转导通路,减少T淋巴细胞的活化,这是CO2直接作用和其酸性环境共同完成的。
推荐文章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T淋巴细胞CD28与免疫耐受的关系
免疫耐受
CD28
肝炎,乙型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
肝组织
外周血
CD28家族成员的研究进展
共刺激信号 CD28 CTLA-4 B7 ICOS PD-1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碳酸因素对大鼠活化T淋巴细胞CD28/B7和CD2/CD48(LFA-3)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来源期刊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高碳酸血 T淋巴细胞 抗原,CD28 抗原,CD2
年,卷(期) 2014,(6)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0-463
页数 4页 分类号 R655.3
字数 254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丽娟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 142 237 8.0 12.0
3 高伟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 63 204 7.0 12.0
9 崔晓光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 58 268 9.0 13.0
13 车玉香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碳酸血
T淋巴细胞
抗原,CD28
抗原,CD2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1905
23-1159/R
大16开
哈尔滨市南岗区保健路157号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14-101
195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10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820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