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尝试使用电导法测定黄土-古土壤序列中的易溶盐总量.着重考察配制溶液时的水土比例、溶解时间等具体实验条件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当水土比固定时,若溶解时间增加,电导率也随之增加;溶解时间固定时,随着水土比的增加,电导率则逐渐降低.水土比变化对电导率测量值的影响较震荡时间更高,是最重要、需要最先确定的实验条件.为了尽可能保证易溶盐溶解、避免难溶盐参与溶解,建议测定黄土-古土壤序列电导率时,使用5:1的水土比;选择至少10 min的震荡时间,30 min为最优.若样品年代较早,或地理位置偏东南,则建议更长的震荡时间.
推荐文章
白鹿塬中更新世以来的黄土—古土壤序列及断层活动特征分析
黄土—古土壤序列
断层活动
中更新世
白鹿塬
临潼—长安断裂
泾河上游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序列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环境变化
泾河上游
黄土-古土壤序列
微量元素
全新世
环境变化
三门峡会兴沟剖面黄土—古土壤序列的岩石磁学研究
水沟—会兴沟旧石器遗址
黄土—古土壤序列
岩石磁学
磁学参数
古气候变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电导法测定黄土-古土壤序列易溶盐含量的方法学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黄土-古土壤 电导率 易溶盐 水土比
年,卷(期) 2014,(6) 所属期刊栏目 地球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91-798
页数 分类号 P53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14.06.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玉梅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19 192 8.0 13.0
2 潘国勇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2 1 1.0 1.0
3 罗明奇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2 1 1.0 1.0
4 王利贤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2 7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土-古土壤
电导率
易溶盐
水土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双月刊
2095-6134
10-1131/N
大16开
北京玉泉路19号(甲)
82-583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4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52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