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水母(沙海蛰、海月水母)暴发作为海洋生态灾害现象,已经引起国际上高度关注。大型水母暴发对海水浴场、滨海电厂的安全运行、海洋渔业造成严重危害。2013年7-8月对秦皇岛近海大型水母进行调查,发现大型水母种类主要为海月水母、沙海蛰、海蜇;随着气温升高,密度急剧增加,沙海蜇密度达到3×104 inds/km2、最大伞径达100 cm ;海月水母密度达到1500×104 inds/km2、最大直径30 cm ,较大密度区域与沙海蜇高度重合;而海蜇数量极少,仅在个别航次监测到零星个体。通过研究分析,造成秦皇岛大型水母暴发的原因主要有温室效应导致的海水温度上升、特殊的地理和海洋生态环境提供适合水母生长繁殖的空间、螅状体集体萌发、随外海洋流漂移。针对现状以及造成的危害,我们认为应加强秦皇岛海域大型水母发生规律的基础研究,积极开展沙海蜇食用和药用价值研究开发利用,加强应急处置措施(各部门建立联动机制、科普宣传、增设防护网具、完善蛰伤救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