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旨在研究温度、盐度、饵料种类、投饵量对虎斑乌贼( Sepia pharaonis)幼体生长与存活率的影响,以确定其生长发育的最佳生态条件,为人工育苗提供理论依据。在室内控制条件下,采用单因子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18、21、24、27、30和33℃)、不同盐度(18、21、24、27、30和33)、不同饵料种类(虾糜、活糠虾、卤虫无节幼体、桡足类、死糠虾、虾糜+强化卤虫后无节幼体、强化卤虫后无节幼体)、活糠虾不同投饵量(0、2、4、6、8和10 g/d)对虎斑乌贼幼体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温度对虎斑乌贼幼体生长影响显著( P<0.05),最适温度为24~27℃,在最适温度下,存活率为84.4%~91.1%,特定生长率为4.82%~6.13%,存活率(y)与温度(x)的函数关系为y =-0.15x3+30.637x -447.002(r2=0.923)。幼体适宜盐度为24~33,最适盐度为27,在最适盐度条件下,其存活率为(90.0±5.29)%,特定生长率为(3.71±0.34)%。投喂7种开口饵料,以活糠虾效果最佳,存活率为(96.7±2.94)%,特定生长率为(3.77±0.23)%;强化卤虫后无节幼体效果次之,存活率为(95.6±2.31)%,特定生长率为(2.54±0.15)%,其余各组培养效果均不理想。投喂活糠虾,随着投饵量的增加,其存活率随之提高,摄食量(y)与个体重( x)的回归方程为y =0.227 x -0.063( r2=0.921)。
推荐文章
盐度对虎斑乌贼幼体生长与酶活的影响
虎斑乌贼
幼体
生长
行为
代谢酶
温度对虎斑乌贼受精卵孵化及幼体存活的影响
虎斑乌贼
温度
受精卵
孵化率
幼体
存活率
饥饿和再投喂对虎斑乌贼幼体存活、生长和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虎斑乌贼
饥饿胁迫
再投喂
存活率
生长
消化酶
社会等级因素对虎斑乌贼生长、存活及相关酶活的影响
虎斑乌贼
生长
存活
酶活性
社会等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4种生态因子对虎斑乌贼幼体生长与存活的影响
来源期刊 生物学杂志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虎斑乌贼 幼体 温度 盐度 饵料
年,卷(期) 2014,(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37
页数 5页 分类号 S968.3
字数 532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14.04.03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蒋霞敏 宁波大学海洋学院 162 1857 21.0 33.0
2 王春琳 宁波大学海洋学院 159 1519 20.0 28.0
3 彭瑞冰 宁波大学海洋学院 35 255 11.0 14.0
4 乐可鑫 宁波大学海洋学院 10 116 7.0 10.0
5 罗江 宁波大学海洋学院 15 158 7.0 12.0
6 唐锋 宁波大学海洋学院 15 132 7.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2)
共引文献  (183)
参考文献  (2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128)
二级引证文献  (61)
193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5(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6(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7(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8(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9(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0(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1(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1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3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1)
2020(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虎斑乌贼
幼体
温度
盐度
饵料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物学杂志
双月刊
2095-1736
34-1081/Q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83号合肥大厦9楼
26-50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49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2535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