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阳极氧化铝为模板,采用直流电沉积法制备了铂纳米线阵列电极。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铂纳米线阵列电极的形貌与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应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测试研究了其对肼的电催化氧化性能。结果表明,铂能够在氧化铝模板孔洞中完整地沉积生长,且纳米线直径与氧化铝模板孔径一致,约为50 nm ;铂纳米线阵列电极对肼有明显的电催化活性,且其催化活性与肼浓度及扫描速率有关,肼浓度越大,催化活性越高,当肼浓度为50 mmol/L时,电流密度可达48 mA/cm2,约是铂柱电极的3倍;扫描速率越快,电流密度越大,且与峰电流密度的平方根成正比。铂纳米线阵列电极对肼也具有良好的催化稳定性和耐受性。
推荐文章
稀土掺杂TiO2纳米线阵列的可见光催化性能
溶胶-电泳沉积法
TiO2纳米线阵列
稀土金属离子掺杂
光催化性能
自支撑镍纳米线阵列电极的制备及电催化性能
低熔点合金
多孔模板
纳米线阵列
肼电氧化
碳载钴镍合金纳米电极的制备表征与电催化性能
CoNi/GC电极
十八面体
电沉积
亚硝酸盐还原
氧还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铂纳米线阵列电极对肼的电催化性能
来源期刊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铂纳米线阵列电极 氧化铝模板 肼燃料电池 电催化氧化
年,卷(期) 2014,(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53
页数 6页 分类号 O646
字数 293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2869.2014.011.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学华 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36 199 8.0 13.0
2 刘莉君 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 4 1.0 2.0
3 马凡杰 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4 10 2.0 3.0
4 王华龙 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4 10 2.0 3.0
5 刘文琪 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4 6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铂纳米线阵列电极
氧化铝模板
肼燃料电池
电催化氧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双月刊
1674-2869
42-1779/TQ
大16开
武汉市江夏区流芳大道特1号,武汉工程大学流芳校区,西北区1号楼504学报编辑部收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19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2148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