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导管封堵治疗对房间隔瘤合并房间隔缺损患者P波离散度(Pd)和P波最大时间(Pmax)的影响.方法:经临床症状和经胸壁超声证实为房间隔瘤合并房间隔缺损患者35例,平均年龄(28.3 ±15.5)岁(11~ 66岁).房间隔缺损平均直径(20.6±6.8)mm(6~31 mm).均为单孔型房间隔缺损.通过12导联心电图检查观察封堵术前和术后1个月的Pd和Pmax.结果:35例患者成功进行了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平均amplatzer封堵器直径为(20.5±6.7) mm(14~36 mm).和术前相比,封堵术后1月的P波离散度(Pd)明显更短(55.8±7.8vs 38.5±4.7 ms;P <0.05),封堵术后1月的P波最大时间(Pmax)明显更短(108.6±16.6 vs 94.8±12.4 ms;P<0.05).结论:导管封堵治疗能缩短房间隔瘤合并房间隔缺损患者心房传导时间,稳定心房电活动.
推荐文章
应用国产伞封堵术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的护理
房间隔缺损
封堵术
介入治疗
护理
经皮介入治疗幼儿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临床疗效
心脏缺损,先天性
房间隔缺损
幼儿
介入治疗
经胸小切口封堵治疗儿童房间隔缺损
经胸小切口封堵
儿童
房间隔缺损
超声心动图
影响小儿房间隔、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术后预后的因素分析——附61例报告
先天性心脏病,小儿
房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
肺动脉高压
活瓣补片
体外循环
预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房间隔瘤合并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对P波离散度的影响
来源期刊 赣南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房间隔瘤 P波离散度 介入治疗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44
页数 2页 分类号 R540.4+1
字数 155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钟一鸣 124 308 8.0 12.0
2 谢东明 148 292 8.0 9.0
3 谢东阳 87 223 7.0 10.0
4 刘芳 38 57 4.0 6.0
5 周爱琴 39 103 5.0 7.0
6 李清 9 16 2.0 4.0
7 赖晓莉 3 13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房间隔瘤
P波离散度
介入治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赣南医学院学报
月刊
1001-5779
36-1154/R
大16开
江西赣州市医学院路1号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125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011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