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CO2作为天然工质优越的制冷特性以及水合物技术在多领域的发展前景,利用水合物相平衡转折温度下压力急剧上升的特点,通过流程的创新设计,提出了一种利用CO2水合物交替生成与分解的过程来实现增压的循环系统。基于CO2复叠制冷低温级的热力学分析,结合对相平衡转折温度的考虑,通过实验表明,在套管式反应器中,0.3%(质量分数)SDS的动力学添加剂较之4%(质量分数)T HF热力学添加剂更能促进CO2水合物的生成,在-2℃、1.4 M Pa的前提下,合成时间为60 min ;在0.3% SDS的溶液中,温度越低越易于水合物生成,其临界温度接近于-2℃,低于-2℃时,溶液结冰会堵塞管道;两套管式反应器交替运行,得到了-2℃合成、10℃分解的最佳循环温度,55 min的最短循环时间,分解后的高压CO2气体经冷凝节流后达到了-36℃的低温。
推荐文章
雾流强化CO2水合物形成特性实验研究
蓄冷
CO2 水合物
雾流强化
生长速率
缓冲气罐
CO2水合物生成流动参数及形态变化的研究
二氧化碳
水合物
流动
生成特性
生成机理
纳米流体中CO2水合物生成特性实验研究
蓄冷
CO2 水合物
纳米流体
诱导时间
耗气量
CO2置换法开采天然气水合物反应动力学研究*
甲烷水合物
二氧化碳水合物
置换反应
置换反应率
水合物合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CO2水合反应循环增压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CO2 循环增压系统 水合物 套管式反应器
年,卷(期) 2014,(4) 所属期刊栏目 天然气及其凝液的利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0-384
页数 5页 分类号 TE122
字数 313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3426.2014.04.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祁影霞 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95 475 12.0 16.0
2 胡祥江 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1 2 1.0 1.0
3 施军锞 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4 20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72)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CO2
循环增压系统
水合物
套管式反应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双月刊
1007-3426
51-1210/TE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华阳天研路218号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47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286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