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火炸药学报       
摘要:
采用化学敏化和物理敏化方式制备了乳化炸药,通过电测法测量了两种乳化炸药在常温和-30℃冷冻后的爆速,用显微镜对两种乳化炸药的微观结构进行观察,采用水溶法测定了其析晶率,分析了低温引起两种乳化炸药爆速下降及拒爆的原因。结果表明,低温下,化学敏化气泡因表面自由能减小而自发聚集,使气泡尺寸太大而失效,且气泡内外压力差增大,大量有效气泡破碎、逃逸,使炸药最终拒爆;物理敏化克服了敏化气泡低温下不稳定的缺点,但其碎屑为析晶提供了晶核,与化学敏化方式相比,使用物理敏化方式制备的乳化炸药析晶率高7%,冷冻30d爆速虽下降但未拒爆。
推荐文章
低温对不同敏化方式的乳化炸药爆轰性能影响
乳化炸药
低温
敏化方式
爆轰性能
爆速
耐低温乳化炸药的研究进展
乳化炸药
耐低温
乳化剂
敏化方式对乳化炸药压力减敏作用的影响
爆炸力学
乳化炸药
压力减敏
敏化方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敏化方式对乳化炸药耐低温性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火炸药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物理化学 乳化炸药 敏化方式 耐低温性能 爆炸性能 电测法
年,卷(期) 2014,(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61
页数 4页 分类号 TJ55|X9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4077/j.issn.1007-7812.2014.06.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红波 安徽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74 385 9.0 16.0
2 杨雷 安徽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10 15 2.0 3.0
3 王道阳 安徽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15 50 5.0 6.0
4 申夏夏 安徽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17 55 5.0 6.0
5 缪志军 安徽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6 28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3)
共引文献  (44)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38)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物理化学
乳化炸药
敏化方式
耐低温性能
爆炸性能
电测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火炸药学报
双月刊
1007-7812
61-1310/TJ
大16开
1978-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3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21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