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白花蛇舌草为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 Willd的干燥全草,始载于《广西中药志》,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如广东、福建、广西、江西、云南、海南、安徽、江苏等[1].其性寒,味苦、甘,归胃、大肠、小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的功效.临床用于治疗咽喉肿痛、湿热黄疽、小便不利、疮疖肿痛、急慢性胆囊炎、泌尿道感染、毒蛇咬伤等.近年来,白花蛇舌草的抗肿瘤特性得到认可[2-4],临床广泛用于治疗食道癌、胃癌、乳腺癌、肝癌、结肠癌、鼻咽癌、淋巴癌、白血病等[5-6].
推荐文章
不同产地白花蛇舌草活性成分含量的比较研究
白花蛇舌草
产地
多糖
氨基酸
含量
白花蛇舌草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
白花蛇舌草
指纹图谱
相似度
HPLC法
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白花蛇舌草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白花蛇舌草坐浴配合盆腔炎汤内服治疗慢性盆腔炎80例
慢性盆腔炎
白花蛇舌草
坐浴
盆腔炎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白花蛇舌草抗炎作用及优选组分处方
来源期刊 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白花蛇舌草 优选组分处方 正交实验 抗炎作用
年,卷(期) 2014,(3) 所属期刊栏目 方药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5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85.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孝栋 75 373 10.0 17.0
2 杨真真 12 57 3.0 7.0
3 姜梦丽 10 33 3.0 5.0
4 赖宏强 12 29 3.0 5.0
5 胡悦 11 19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7)
共引文献  (83)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白花蛇舌草
优选组分处方
正交实验
抗炎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康复学报
双月刊
1004-5627
35-1329/R
大16开
福州市闽侯上街华佗路1号
34-59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5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798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