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3.夸克·标准模型·强弱电大统一 (1)夸克 亚原子粒子及其分类 天然放射性的发现打破原子“永恒不变”的神话之后,比原子-分子尺度要小得多的亚原子粒子陆续发现:1897年,J.J.汤姆生通过测定阴极射线的荷质比发现了第一个亚原子粒子,称其为“微粒”,并将其所带电荷称为“电子”,1901年洛伦兹进一步将其命名为电子;1905年,爱因斯坦发现光量子,后来人们将其称为光子;1911年,卢瑟福发现原子核,并于1919年用α粒子轰击氮核从中打出了氢核,将其命名为质子;1932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弄清了原子核的组成,同年,安德森(C.D.Anderson,1905~1991)发现正电子,打开了通向反物质世界的大门;1937年,安德森和尼德迈耶(S.Neddermeyer,1907~1988)在宇宙线中发现了静止质量约为电子207倍的新粒子,当时人们以为它是汤川核力介子交换理论所预言的粒子,称其为μ介子,后来发现:它与原子核的相互作用较弱,穿透力强,寿命比汤川秀树所预言的传递核力的介子要长,其性质与电子相似,有人称其为重电子,现在称其为μ子.直到二战爆发,人们就认识这几个亚原子粒子,并将质子、中子和电子视为“基本粒子”.
推荐文章
论引力和电磁力的统一
引力和电磁力的统一
统一场论
夸克
电磁力与引力的统一实验
静电除尘
电磁力
万有引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走向统一的自然力强力、弱力和电磁力的大统一(Ⅴ)
来源期刊 现代物理知识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4,(6) 所属期刊栏目 系列讲座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17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厉光烈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36 19 3.0 4.0
2 阮建红 17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物理知识
双月刊
1001-0610
11-2441/O3
大16开
北京918信箱
2-824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34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477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