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秋天是一个令人伤感的季节。秋风萧瑟,草木枯黄,这种悲凉的氛围,正好给多愁善感的中国文人提供了一个抒发内心愁苦的机会。当他们把这种情感融入笔端时,中国的古典诗词里便产生了一种延续了数千年的特殊情感——“悲秋”情怀。
推荐文章
唐诗中的服饰描绘
唐诗
服饰
面料
女服
舞服
唐诗中地名的使用问题
唐诗
地名
实指
虚指
泛指
基于"悲胜怒"阐释《二泉映月》音乐疗法
音乐疗法
二泉映月
悲胜怒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逢秋何须悲寂寥——唐诗中"胜春朝"之秋景赏析
来源期刊 七彩语文:中学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赏析 秋景 唐诗 中国文人 “悲秋” 古典诗词 情感 伤感
年,卷(期) 2014,(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23
页数 3页 分类号 I561.07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赏析
秋景
唐诗
中国文人
“悲秋”
古典诗词
情感
伤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七彩语文(写字与书法)
月刊
1673-4998
32-1767/C
16开
江苏省南京市山西路67号世贸中心大厦A1
28-325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24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