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充分实现框架结构的“强柱弱梁”耗能机制,需要考虑填充墙、现浇T形截面梁及其翼缘现浇板内与梁肋平行配置的钢筋对结构整体超强系数的影响.考虑抗震设防烈度、结构层数等因素,严格按我国抗震规范设计了15个典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对结构进行Pushover分析,得到了各种结构在非弹性阶段由于内力重分布而形成的超强性能.结果表明:结构设计考虑填充墙、现浇楼板的影响,会提高结构的整体超强能力,结构整体超强系数均随着抗震设防烈度的增高而减小,且先随结构层数的增大而减小,结构层数大于8层后,又随结构的层数的增大而增大.可以保守地认为,分别按抗震设防烈度6,7,8度设计的结构,同时考虑填充墙和现浇板影响时,结构整体超强系数分别至少要达到5.0,3.0,2.0.
推荐文章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超强研究
结构超强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动力时程分析法
Pushover方法
内力重分布
合理建议值
钢筋混凝土框架边节点现浇板受拉有效翼缘宽度研究
钢筋混凝土框架
边节点
现浇板
拟静力试验
有效翼缘宽度
拉压杆模型
现浇楼板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倒塌模式的影响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现浇楼板
碰撞
离散单元法
倒塌模式
填充墙对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影响及其模型研究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填充墙模型
抗震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填充墙和现浇板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整体超强的影响研究
来源期刊 建筑结构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框架 结构整体超强 Pushover分析 填充墙 现浇板
年,卷(期) 2014,(8) 所属期刊栏目 结构抗震专题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36
页数 分类号 TU375.4|TU318.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吕大刚 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105 1967 23.0 42.0
3 崔双双 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14 36 3.0 6.0
4 宋鹏彦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5 44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46)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13)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1)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钢筋混凝土框架
结构整体超强
Pushover分析
填充墙
现浇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建筑结构学报
月刊
1000-6869
11-1931/TU
大16开
北京三里河路9号
2-190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89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964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