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评价不同表面处理方法对激光预备牙本质形态学变化和黏结强度的影响.方法 2013年5月至7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收集20~40岁新鲜拔除的活髓第三磨牙20颗及根尖发育完全的前磨牙8颗,铒、铬:钇钪镓石榴石(Er,Cr∶YSGG)激光处理暴露的(牙合)面牙本质,然后按照不处理、37%磷酸酸蚀、自酸蚀及0.5 mol/L EDTA调节各自分为4组,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前磨牙牙本质处理面形态;第三磨牙使用Adper easy bond或Single bond 2黏结,Z350树脂逐层堆积树脂冠后,制作哑铃型试件进行微拉伸黏结强度测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差异比较.结果 SEM观察发现:前磨牙激光预备后不处理组(对照组)牙面不规则,无玷污层,牙本质小管开放;磷酸酸蚀组牙本质表面最规则,自酸蚀组和EDTA处理组处理后表面变化不如磷酸酸蚀组明显.微拉伸黏结强度测试结果显示,第三磨牙分组后的3种处理方式牙本质黏结强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磷酸酸蚀组黏结强度最强(P< 0.05),而自酸蚀组及EDTA处理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7%磷酸酸蚀、自酸蚀及0.5 mol/L EDTA调节3种处理均可提高激光预备的牙本质黏结强度,37%磷酸酸蚀组获得最佳短期黏结效果.
推荐文章
次氯酸钠溶液表面处理对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
牙本质
次氯酸钠
微拉伸粘接强度
碳化二亚胺乙醇溶液表面处理对牙本质微拉伸粘接强度的影响
碳化二亚胺类
交联试剂
牙本质
牙黏合
微拉伸强度
脉冲CO2激光与氟化氨银联合处理对人牙本质超微结构的影响
脉冲CO2激光
氟化氨银
牙本质
超微结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表面处理方法对激光预备牙本质黏结强度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激光 牙本质表面处理 微拉伸黏结强度
年,卷(期) 2014,(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3-286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8
字数 356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504/kq.2014.05.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贾兴亚 37 182 8.0 11.0
2 李阳 77 511 10.0 20.0
3 杜健男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6)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激光
牙本质表面处理
微拉伸黏结强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月刊
1674-1595
21-1561/R
16开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南京南街9号五层
8-156
200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44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155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