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浸渍法在介孔碳(MC)上负载Pd制备Pd/MC催化剂.采用X线衍射仪(XRD)、比表面积仪(BET)、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H2程序升温脱附法(H2-TPD)对Pd/MC进行表征.考察Pd/MC水相催化氧化苯甲醇制备苯甲醛的性能.结果表明:MC具有良好的介孔结构及高比表面积;Pd纳米颗粒在MC表面高度分散并稳定;Pd/MC具有较高的氧化还原性.在优化反应条件苯甲醇1 mmol、n(Pd)/n(苯甲醇)=0.001、水4 mL、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12 h、常压O2下,苯甲醇转化率达到99.6%,苯甲醛选择性为100%.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催化剂活性基本不变.
推荐文章
新型Pd/HZSM-5-N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苯甲醇氧化反应中的应用
掺氮分子筛
钯催化剂
苯甲醇氧化反应
制备
催化性能
载体对Au-Pd催化剂甲醇部分氧化性能的影响
Au-Pd催化剂
甲醇部分氧化
复合载体
制氢
沉积沉淀
铁改性HMS催化氧化苯甲醇合成苯甲醛
HMS
催化氧化
苯甲醇
苯甲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Pd/MC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苯甲醇氧化制备苯甲醛的催化性能
来源期刊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Pd 介孔碳 苯甲醇 苯甲醛 氧化反应
年,卷(期) 2014,(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2
页数 6页 分类号 O643.36
字数 464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7627.2014.04.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梅华 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52 417 11.0 17.0
2 吴海杰 14 131 5.0 11.0
3 陈晓蓉 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3 134 7.0 10.0
4 任国卿 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5 34 5.0 5.0
5 张艳芳 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3 15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15)
197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Pd
介孔碳
苯甲醇
苯甲醛
氧化反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1-7627
32-1670/N
大16开
南京市浦珠南路30号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8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2430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