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口外弓颈牵引联合平面导板矫治替牙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疗效.方法 选取替牙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干预组患者应用口外弓颈牵引和上颌改良可摘平面导板矫治器,对照组暂观察不作干预.干预周期为15个月,干预周期前后两组均拍摄头颅侧位片.通过头影测量分析所需测定的软硬组织指标,获取两组干预周期前后上下颌骨位置变化、牙齿位置变化以及面部软组织变化的数据,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干预组干预周期后SNA角、ANB角、U1/SN角、U1/PP角、Wits值和U1-AP值均减小,这六项指标的两组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NB角、MP/SN角、MP/PP角、L1/MP角、Pg-NFH值和LI-AP值这六项指标的两组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干预周期后Naso-labial angle和Z angle均增加,两项指标的两组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wer lip to E plane值的两组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外弓颈牵引联合上颌改良可摘平面导板对替牙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的骨骼、牙齿和软组织方面都产生了有利的影响,没有加重下前牙唇倾,利于后期同定正畸治疗.
推荐文章
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中自锁托槽结合平面导板的应用
平面导板
自锁托槽
安氏II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
改良式唇挡矫治替牙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临床研究
安氏Ⅱ类1分类
错(牙合)
改良式唇挡
投影测量
前方牵引器矫治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的临床疗效
正畸牵引器
替牙期
错(牙合),安氏Ⅲ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口外力平面导板矫治替牙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临床研究
来源期刊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学科
关键词 安氏Ⅱ类错(牙合) 口外牵引器 平面导板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科研课题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9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338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14.01.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陆笑 暨南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口腔科 6 11 3.0 3.0
2 赖晓宇 暨南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口腔科 5 15 2.0 3.0
3 翁春辉 暨南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口腔科 7 26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64)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安氏Ⅱ类错(牙合)
口外牵引器
平面导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半月刊
1007-1245
44-1417/R
大16开
广州市海珠区江南大道南1066号新城国际公寓4号楼209-210室
46-156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482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6774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