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快速准确鉴定冬小麦植株在寒地越冬期间的抗寒性,以返青率不同的3份冬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冬小麦越冬期内从田间取样,进行人工冷冻处理,测定不同冷冻处理植株电导率及植株栽植后成活率。结果表明,冬小麦电导率与成活率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6;封冻初期田间取样的植株再进行-12℃处理3 d测定植株电导率,可准确鉴定不同基因型间抗寒性水平。而在气温达最低时取回植株栽植,其成活率可直接区别基因型间抗寒性差异。
推荐文章
应用电导率探讨邓恩桉不同优株的抗寒性
邓恩桉
电导率
优株
抗寒性
半致死温度
电导率法测定榛子枝条抗寒性
榛子
电导率
抗寒性
冰冻胁迫
抗抽条
差异
实验室冷冻法鉴定2个冬小麦品种抗寒性研究
实验室冷冻法
生理生态抗寒性
临界温度值
6个葡萄品种抗寒性比较分析
抗寒性
相对电导率
Logistic方程
半致死温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抗寒性冬小麦品种间冷冻后电导率与成活率比较分析
来源期刊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冬小麦 电导率 存活率 抗寒性
年,卷(期) 2014,(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
页数 5页 分类号 S512.1+1
字数 417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晓楠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50 595 14.0 22.0
2 李卓夫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67 1018 17.0 30.0
3 李莹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23 109 7.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62)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60)
二级引证文献  (16)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冬小麦
电导率
存活率
抗寒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月刊
1005-9369
23-1391/S
大16开
哈尔滨市木材街59号
14-47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21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41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