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于福寿林场杉木林不同深度(15,30,45,60 cm)土壤有机碳与理化性质的实测数据,对比分析3个龄组杉木林土壤有机碳含量与理化性质的变化特征,并采用通径分析方法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表明:3个龄组杉木林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均呈现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的规律,幼龄林、中龄林和成熟林0-15 cm土层有机碳含量分别是15-30 cm土层的2.0,2.2,2.2倍,30-45 cm土层的4.0,3.6,3.2倍,45-60 cm土层的6.1,3.9,3.6倍,同一龄组内不同土层间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异系数均大于65%,幼龄林的变异程度最大.方差分析表明0-15 cm土层与15 cm以上的各土层有机碳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土层(0-45 cm)内,幼龄林发育到成熟林的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呈现出了幼龄林较高,中龄林最低,成熟林最高的变化特征.同一土层不同龄组间土壤有机碳含量表现出显著的变异特征,45-60 cm的变异程度最大,为57.67%,0-15 cm的变异程度最小,为25.42%,变异程度依次为:45-60 cm>30-45 cm>15-30cm>0-15 cm,但其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3个龄组杉木林土壤全氮、全磷含量均表现为随土层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容重与其变化趋势正好相反,pH和全钾含量的变化规律不明显.随着杉木年龄的增加,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含量表现幼龄林阶段较高,中龄林阶段降低,成熟林阶段又升高的变化特征.土壤容重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土壤pH呈现幼龄林阶段最高,中龄林阶段开始下降,到成熟林阶段保持稳定或略有下降.土壤有机碳与土壤理化性质的通径分析表明:土壤全氮、C/N和全磷以及它们的共同作用是影响不同龄组杉木林土壤有机碳变化的主导因素,且影响机理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