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测定胶磷矿在不同磨矿细度下的单体解离度,来计算磷矿的理论最大回收率,进而通过比较实际回收率与理论最大回收率来判定浮选指标的优劣.利用偏光显微镜观测,采用过尺线测法,在磨矿细度-0.076 mm含量分别占84.23%、88.71%、92.74%和95.16%的条件下,测定了磷块岩中有用矿物(胶磷矿)和脉石矿物(白云石、石英)的单体解离度.据此计算获得了对应磨矿细度下胶磷矿的理论最大回收率,分别为95.11%、95.71%、96.70%和96.72%.初步浮选试验显示磨矿细度在-0.076 mm占88.71%时较为适宜,浮选脱镁率为88.76%,磷精矿实际回收率为87.54%.在此磨矿细度下,通过优化浮选工艺流程及药剂制度,浮选磷精矿实际回收率可达91.24%,精矿中磷酸盐矿物的回收率可达95.33%,说明通过测定胶磷矿的单体解离度来优化指标是可行的.
推荐文章
磨矿细度对某硅钙质胶磷矿浮选的影响
胶磷矿
双反浮选
硅钙质
胶磷矿和白云石的嵌布特征及磨矿细度试验
胶磷矿
嵌布特征
浮选
磨矿细度
贵州某硅钙质磷矿石磨矿细度的研究
磷矿
可磨性
浮选
磨矿细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胶磷矿不同磨矿细度单体解离度测定及其浮选应用
来源期刊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磨矿细度 单体解离度 实际回收率 最大理论回收率
年,卷(期) 2014,(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34
页数 4页 分类号 TD871+.3
字数 198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2869.2014.04.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泽强 武汉工程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43 270 10.0 14.0
2 庞建涛 21 29 4.0 5.0
3 杨稳权 22 65 5.0 7.0
5 何海涛 5 6 1.0 2.0
6 方世祥 5 12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82)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9)
二级引证文献  (9)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磨矿细度
单体解离度
实际回收率
最大理论回收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双月刊
1674-2869
42-1779/TQ
大16开
武汉市江夏区流芳大道特1号,武汉工程大学流芳校区,西北区1号楼504学报编辑部收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19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2148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