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治疗起搏器相关感染行起搏装置拔除时使用杂交技术的必要性.方法 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因起搏器电极相关感染或电极穿孔在我院心脏中心就诊治疗的患者.以行杂交技术预防性开胸监测起搏电极拔除患者(预防性开胸组,n=16)为试验组,以单纯在经静脉拔除心内电极过程中全程使用食管超声监测的患者(食管超声监测组,n=16)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之间患者围手术期主要事件的发生情况及其预后.连续变量采用t检验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在围手术期发生重大事件(右心耳撕裂、三尖瓣大量反流)而须二次外科手术干预的比例,以及术后主要事件(呼吸机时间、监护时间、住院时间、死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要显著高于对照组[(3.47±1.83)h比(1.89±1.02)h,t=-3.010,P<0.01],但两组患者的住院总费用并不因为手术时间的改变而有所差异[(101 270±55 271)元比(97 577 ±44551)元,t=-0.208,P>0.05].结论 单纯为监测右心耳而行预防性开胸的杂交技术拔除起搏装置并不优于经食管超声监测.但单纯经静脉拔除电极时积极完善的外科准备非常必要.
推荐文章
心律植入装置感染患者经静脉拔除起搏电极导线结果分析
心脏植入装置
电极拔除
囊袋感染
感染性心内膜炎
静脉途径
心脏起搏器电极导线拔除术
永久起搏器
起搏电极感染
起搏器电极导线拔除
护理
抗感染治疗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作用
慢性乙型肝炎
胆道感染
抗感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杂交技术在拔除起搏装置感染治疗中的作用
来源期刊 中华心脏与心律电子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人工 感染 超声心动描记术,经食管
年,卷(期) 2014,(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38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270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68.2014.3.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姜陆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 10 30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脏起搏器,人工
感染
超声心动描记术,经食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心脏与心律电子杂志
双月刊
2095-6568
11-9347/R
16开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11号
201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88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