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时间序列系统分析了我国南方丘陵区三种母质起源的水耕人为土理化性质的演变,结果表明:成土母质可以决定黏粒与土壤有机碳(SOC)对人为水耕成土过程的敏感性,明显影响其演变特征.游离铁(Fed)对人为水耕的成土过程非常敏感,其迁移与转化主要受人为水耕成土过程影响,受成土母质影响很小;硅酸盐铁(Fet-Fed)对人为水耕的成土过程不敏感,但全铁(Fet)含量的分布主要受Fed的影响.黏粒的淋失会对土壤中元素的迁移与分布产生重要影响,造成SiO2相对富集和A12O3相对亏损,在利用由Al和Si两种元素计算所得到的一些指标指示丘陵区水耕人为土的发育程度时一定要慎重;而TiO2在水耕人为土发育过程中相对稳定,可以作为稳定元素来指示水耕人为土演变过程中其他元素的迁移率.
推荐文章
南方丘陵区三种母质水耕人为土有机碳的累积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水耕人为土
时间序列
有机碳
土壤颗粒组成
南方丘陵区不同母质水耕人为土发育速率的比较
水耕人为土
时间序列
母质
属性距离
土壤发育指数
赣北丘陵区果园不同套种模式对退化红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红壤理化性质
果园
套种模式
赣北丘陵
黄土高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黄土高原丘陵区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养分
土壤容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母质对南方丘陵区水耕人为土理化性质演变的影响
来源期刊 土壤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水耕人为土 时间序列 母质 演变特征
年,卷(期) 2014,(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72-780
页数 9页 分类号 S151+.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766/trxb20131113053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甘霖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92 4438 36.0 66.0
2 韩光中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2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耕人为土
时间序列
母质
演变特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土壤学报
双月刊
0564-3929
32-1119/P
大16开
南京市北京东路71号
2-560
194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14
总下载数(次)
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