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通过对中药入药部位与药性、功效关系的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发现,入药部位的形、质特征与其药性和药效密切相关,如根类药主下行、皮类药主走表、藤类药通经络、种子类药能种嗣等,为中药药性理论的研究及发现新药源提供参考。
推荐文章
补益类植物中药的入药部位
中药
补益
入药部位
免疫调节剂
菟丝子功效性味归经与现代药理学的相关性分析
菟丝子
功效
性味归经
现代药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药入药部位与功效的相关性
来源期刊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学科
关键词 中药入药部位 药性 功效 关联关系
年,卷(期) 2014,(9) 所属期刊栏目 医学教育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39-841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283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46.2014.09.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虎占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临床中药学教研室 111 530 13.0 18.0
2 刘敏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126 752 15.0 21.0
3 杨蓉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临床中药学教研室 7 71 4.0 7.0
4 李彦奇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6 63 4.0 6.0
5 耿怡玮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3 15 1.0 3.0
6 王立娜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临床中药学教研室 2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6)
共引文献  (126)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药入药部位
药性
功效
关联关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月刊
1673-4246
11-5398/R
16开
北京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2-611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38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1362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