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对比前房维持器和黏弹剂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中应用对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的早期影响.方法 将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50眼随机分成两组,A组25眼采用前房维持器下超声乳化,B组25眼为对照组,行黏弹剂维持前房下超声乳化.采用非接触式角膜内皮镜于术前、术后1周、1个月对角膜内皮细胞进行随访观察,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形态学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间术后不同时间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A纽术后1周(24.02±18.38)%、术后1个月(28.01±16.00)%;B组术后1周(22.80±21.83)%、术后1个月(27.84±19.33)%;术后1周及1个月A、B两组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832、0.973).两组不同时间角膜内皮细胞变异系数的比较:A组术后1周(41.39±3.57)%及术后1个月(37.18±5.89)%均高于术前(36.80±5.75)%,B组术后1周(41.64±7.68)%及术后1个月(38.21±6.67)%均高于术前(36.92±5.57)%.两组不同时间中央角膜厚度:A组术后1周(525.92±39.69) μm及术后1个月(514.96±37.73)μm均高于术前(511.44±34.07) μm,B组术后1周(520.68±35.80)μm及术后1个月(504.96±32.28)μm均高于术前(497.00±30.43)μm.两组术后不同时间术前角膜内皮细胞变异系数及中央角膜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手术中前房维持器持续维持前房并未加重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说明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中使用前房维持器是安全的.
推荐文章
双重粘弹剂在伴有2型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手术中对角膜内皮的保护作用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角膜内皮细胞
中央角膜厚度
粘弹剂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白内障
超声乳化吸出术
角膜内皮细胞
前房维持器与黏弹剂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手术中对早期角膜影响的比较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
前房维持器
角膜内皮细胞
术源性散光
双支装黏弹剂在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
黏弹剂
白内障
超声乳化手术
老年人
角膜内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前房维持器和黏弹剂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中应用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早期影响
来源期刊 眼科新进展 学科
关键词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 前房维持器 角膜内皮细胞
年,卷(期) 2014,(4) 所属期刊栏目 应用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5-357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391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389/j.cnki.rao.2014.009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谭少健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134 531 12.0 15.0
2 梁皓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110 397 10.0 13.0
3 左慧懿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10 44 4.0 6.0
4 何剑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13 80 6.0 8.0
5 罗霄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3 35 3.0 3.0
6 杨钊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3 35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9)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
前房维持器
角膜内皮细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眼科新进展
月刊
1003-5141
41-1105/R
大16开
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医学院
36-42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87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3517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