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选择开慧河小流域源头区为研究对象,分析3类池塘(近年来由农田改建的人工塘为第Ⅰ类,受人为影响大的山边塘为第Ⅱ类,受人为影响小的山边塘为第Ⅲ类)的水质、底泥理化性质和底泥磷吸附特性.结果表明,3类池塘底泥的全磷、草酸提取态磷、不同形态无机磷(NH4Cl-P除外)以及生物可利用性磷(BAP)含量从大到小依次均为Ⅰ、Ⅱ和Ⅲ类,与3类池塘水质状况相一致.无机态磷中不同形态磷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金属氧化物结合态磷(NaOH-P)、钙结合态磷(HCl-P)、可还原态磷(BD-P)和弱吸附态磷(NH4Cl-P),其中,NaOH-P是主要赋存形式(占68.51%).BD-P含量和HCl-P含量分别与活性铁(Feox)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NH4Cl-P含量和NaOH-P含量分别与活性铝(Alox)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采用Langmuir方程拟合吸附数据得出:Ⅰ类(塘1、6和12)、Ⅱ类(塘10和11)和Ⅲ类(塘3)池塘底泥吸附/解吸平衡磷浓度(COEP)、磷最大吸附量(Smax)和磷吸附键能参数(Kc)分别为0.02~0.12 mg·L-1、526.32~ 826.45 mg·kg-1和0.31~1.11 L· mg-1.其中,塘6底泥Sm.和K最小,COEP最大,潜在磷释放风险大;塘10和11具有较高的Smax、Ke及较低的COEP值;塘3底泥对磷的吸附能力介于Ⅰ和Ⅱ类塘之间.可见,研究区人类活动输入外源污染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池塘底泥磷含量和吸附特性,在控制农业小流域源头磷污染的同时应考虑磷的流入负荷及水体底泥的磷吸附能力.
推荐文章
亚热带源头流域梯级池塘氮磷含量的时空变异及其影响因素
梯级池塘
时空变异
土地利用
养鱼
模拟池塘底泥无机磷形态与上覆水体可溶性活性磷含量的关系及其控制
无机磷形态
养殖池塘
池塘底泥
上覆水体
可溶性活性磷
培养基投放对池塘表层底泥磷形态及底栖 饵料生物培育效果的影响
池塘
培养基
磷形态
季节变化
底栖饵料生物
培育效果
水生植物对生态沟渠底泥磷吸附特性的影响
生态沟渠
水生植物
底泥磷吸附
Langmuir方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农业小流域源头区池塘底泥磷形态和吸附特征
来源期刊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农业小流域 池塘 底泥 磷形态 吸附
年,卷(期) 2014,(5) 所属期刊栏目 污染控制与修复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4-639
页数 6页 分类号 X52
字数 535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金水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97 3806 39.0 60.0
2 刘锋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70 1610 19.0 39.0
3 肖润林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81 1893 26.0 40.0
4 李红芳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7 104 5.0 7.0
8 张树楠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8 214 6.0 8.0
12 杨凤飞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1 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5)
共引文献  (287)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43)
二级引证文献  (74)
19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7(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8(2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9(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农业小流域
池塘
底泥
磷形态
吸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月刊
1673-4831
32-1766/X
大16开
南京市蒋王庙街8号
28-114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66
总下载数(次)
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