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索和评价由政府、专业机构和志愿者三者结合的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模式。方法建立政府领导、CDC 主导和志愿者实施的三结合干预模式,成立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队,开展艾滋病高危人群行为干预、感染者/病人关怀和干预效果评价。结果建立了一支313名志愿者参加的高危行为干预队伍,对机关干部、学生和公共场所业主培训42000人次(2012年),性工作者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从76.67%提高至91.41%,安全套使用率从66.67%提高至89.74%,感染者/病人的关怀率从0.00%提高至100.00%。结论三结合干预模式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的良好载体。
推荐文章
重庆市高危人群艾滋病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效果评价
高危人群
艾滋病
健康教育干预
评价
暗娼人群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技巧及效果
FSW
艾滋病
高危行为干预
安全套
城乡老年男性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效果
城乡
老年男性人群
艾滋病高危行为
干预策略
流动人群艾滋病认知状况及高危行为
流动人口
艾滋病
认知和态度
高危行为特征
患病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艾滋病高危行为三结合干预模式效果评价
来源期刊 浙江预防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艾滋病 高危行为干预 效果评价
年,卷(期) 2014,(5) 所属期刊栏目 论摇 摇 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7-480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12.91
字数 410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陆晓春 3 14 2.0 3.0
2 刘丹丹 4 15 2.0 3.0
3 李欢龙 10 35 3.0 5.0
4 陈昌可 2 1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9)
共引文献  (153)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39)
二级引证文献  (9)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14)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艾滋病
高危行为干预
效果评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预防医学
月刊
1007-0931
33-1400/R
大16开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滨盛路3399号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958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4046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