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探讨不同配种方式对二元母猪产仔数的影响,以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皮特兰猪四个品种公猪精液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对11654头长大二元母猪配种,对所产11654窝总产仔数、窝产活仔数、窝损失等进行统计和分析,分析不同配种模式对二元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配种次数、不同品种公猪组合配种对二元母猪总产仔数、产活仔数以及窝损失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杜洛克公猪所配二元母猪的总产仔数和窝产仔数均高于大白和长白猪(P<0.05);采用长×杜×大组合配种的二元母猪总产仔数和窝产活仔数均高于其它三种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在生产中,可在长白、大白、杜洛克猪中任选两个品种,通过二次配种的方式提高母猪的产仔数.
推荐文章
胎次和配种月份对长白二元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胎次
配种月份
繁殖性能
长白二元母猪
不同配种方式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自然交配
半人工授精
全人工授精
繁殖性能
二元母猪背膘厚度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二元母猪
背膘厚度
繁殖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配种模式对二元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家畜生态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配种模式 公猪 二元母猪 繁殖性能
年,卷(期) 2014,(6) 所属期刊栏目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45
页数 4页 分类号 S811.6
字数 307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新建 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 58 396 10.0 17.0
2 任广志 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 70 434 10.0 17.0
3 李改英 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 83 609 14.0 20.0
4 韩雪蕾 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 20 75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4)
共引文献  (32)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配种模式
公猪
二元母猪
繁殖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家畜生态学报
月刊
1673-1182
61-1433/S
16开
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8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252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