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背景 近年来药物源性角膜病变患者日益增多.临床特征不典型,诊断困难,常与原发病混淆,容易误诊,病情迁延不愈,严重影响视力,总结药物源性角膜病变的临床特征及规范治疗方法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目的 探讨药物源性角膜病变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方法 采用回顾性系列病例观察分析方法.收集2008年5月至2012年10月就诊于山东省眼科医院的药物源性角膜病变患者31例36眼,详细记录其既往眼病史、用药史、用药持续时间及给药途径,检查患眼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和1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基础泪液分泌试验Ⅰ(SⅠt)、泪膜破裂时间(BUT);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患眼睑板腺情况、角膜病变的位置及角膜荧光素钠染色情况.治疗均首先停用原有药物,给予促进角膜修复药物及少量抗炎药物的方案,合并睑板腺功能障碍者行热敷及睑板腺按摩,S Ⅰ t<5 mm/5 min和BUT<5s者行泪小点栓塞治疗.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对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患眼BCVA的差异行配对t检验;对手术前后3个时间点患眼的BUT和SⅠt结果的差异行重复测量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患眼角膜修复天数与SⅠt的关系行Pearson积矩直线相关分析. 结果 导致角膜病变的主要原因为不合理用药,其中抗病毒药物不合理应用者23例,抗生素药物16例,糖皮质激素药物10例,抗过敏药物1例,降眼压药物1例.不合理给药途径包括局部频繁点眼25例及连续球结膜下注射6例.患眼治疗后1个月的BCVA为0.69 ±0.28,明显优于治疗前的0.32±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2,P<0.01).药物源性角膜病变主要表现为角膜上皮弥漫性细点状粗糙,严重者合并角膜上皮缺损,甚至角膜溃疡,角膜伴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局部出现后弹力层皱褶,部分可见角膜丝状物附着,病变区主要位于角膜中央及下方.药物源性角膜病变的治疗主要是停用原有药物,给予促进角膜修复的药物及抗炎治疗,同时治疗干眼症及睑板腺功能障碍等眼表问题.治疗周期为1~8周,角膜修复期间与SⅠt结果呈负相关(r=-0.835,P<0.01).结论 局部用药导致的角膜病变会影响角膜全层,临床医师应了解药物导致的眼部损害.药物源性角膜病变的早期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及临床特征,采取综合的治疗措施是治疗的关键.
推荐文章
药物性角膜病变诊治的临床观察
药物性角膜病变
白内障
羊膜移植
真菌性角膜炎治疗的回顾性分析
角膜外伤
真菌感染
真菌性角膜炎
药物性角膜病变的临床分析
滴眼剂
药物毒性
角膜病变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药物源性角膜病变临床特征和治疗回顾分析
来源期刊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 角膜病变/化学诱导 角膜上皮/病变 角膜内皮/病变 眼表/疾病 视力
年,卷(期) 2014,(3)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6-250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482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4.03.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艳红 解放军第四五六医院眼科 32 141 6.0 10.0
2 史伟云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省眼科研究所 24 174 8.0 12.0
3 王婷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省眼科研究所 7 59 4.0 7.0
4 李素霞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省眼科研究所 9 60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4)
共引文献  (112)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3(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4(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5(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9(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
角膜病变/化学诱导
角膜上皮/病变
角膜内皮/病变
眼表/疾病
视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月刊
2095-0160
11-5989/R
大16开
郑州市纬五路7号河南省眼科研究所&河南省立眼科医院院内
36-13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131
总下载数(次)
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