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青海省门源县铜厂沟金矿床位于北祁连造山带,为受构造蚀变破碎带控制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属于高品位小型金矿床,资源面临枯竭。通过野外工作,在矿区西部新发现一条矿化蚀变带,通过3条剖面样品分析,矿化蚀变带有明显的地球化学显示,原生晕样品中金含量最高在(0.2~4.5)×10-6,次生晕土壤样品金含量最高为0.1×10-6,且银也有明显的异常显示。各种化学方法处理的数据均在3号矿化蚀变带表现出明显的转折点,说明3号矿化蚀变带是客观存在的地质体,并且有一定延伸。通过激电中梯物探方法进行异常查证,发现低阻、高极化异常带延伸通过处,正是3号矿化蚀变带位置,二者对应良好。地质、化探和物探三者对应良好,表明该区仍有一定找矿前景,下一步工作应重点针对3号矿化蚀变带进行勘探。
推荐文章
关于铜厂沟金矿床围岩蚀变特征及矿化分析
铜厂沟金矿
地质特征
围岩蚀变
青海省门源县扎麻图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扎麻图金矿床
构造蚀变破碎带
岩浆活动
地质特征
找矿标志
青海省乌兰县赛坝沟地区金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赛坝沟
次级断裂
含金石英脉
黄铁绢英岩
青海省胜利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资源规划
可持续发展
铜矿
体系设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青海省门源县铜厂沟金矿3号矿化蚀变带的发现与评价
来源期刊 物探与化探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青海 铜厂沟 金矿 矿化蚀变带 评价
年,卷(期) 2014,(5) 所属期刊栏目 资源勘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79-884
页数 6页 分类号 P632
字数 407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720/wtyht.2014.5.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军 10 94 3.0 9.0
3 靳淑韵 7 88 2.0 7.0
4 安国英 17 130 8.0 10.0
5 肖荣阁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81 1111 19.0 28.0
6 张汉成 5 12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8)
共引文献  (153)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青海
铜厂沟
金矿
矿化蚀变带
评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探与化探
双月刊
1000-8918
11-1906/P
大16开
北京学院路29号遥感中心
2-334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32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91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