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参芎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及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滴丸外观质量、溶散时限、丸质量差异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基质组成、药物与基质配比、冷凝剂温度和滴距等进行筛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滴丸中人参皂苷Rg1、Re的质量分数。结果滴丸最佳成型工艺为:PEG4000-PEG6000(质量比为2∶1)为基质,药物与基质质量比为1∶3,冷凝剂为液体石蜡,冷凝剂温度为8~10℃,滴距为8 cm。人参皂苷Rg1在0.2035~6.105μg、人参皂苷Re在0.2005~6.01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 r=0.9999);人参皂苷Rg1平均回收率为100.79%,RSD为1.14%( n=6);人参皂苷Re平均回收率为99.93%,RSD为1.72%( n=6)。结论优选得到的参芎滴丸制备工艺合理可行,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参芎滴丸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推荐文章
冬凌草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及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冬凌草
提取方法
含量测定方法
研究进展
蒙古山萝卜有效成分的分离、鉴定及含量测定
蒙古山萝卜
有效成分
绿原酸
蒙药
HPLC
聚合醇有效成分的测定
聚合醇
四苯硼钠络盐返滴定法
可行性
HPLC法测定复方丹芎滴丸中葛根素的含量
复方丹芎滴丸
葛根素
HPLC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参芎滴丸制备工艺及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来源期刊 广东药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参芎滴丸 制备工艺 高效液相色谱法 人参皂苷Rg1 人参皂苷Re 含量测定
年,卷(期) 2014,(4) 所属期刊栏目 药剂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5-398
页数 4页 分类号 R944
字数 318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8783.2014.04.00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65)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6)
二级引证文献  (6)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参芎滴丸
制备工艺
高效液相色谱法
人参皂苷Rg1
人参皂苷Re
含量测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6-8783
44-1733/R
大16开
广州市大学城外环东路280号
46-148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84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381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