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小型金属粉末烧结吸液芯圆热管(简称烧结热管)是一种提高高热流密度电子元器件散热性的高热导率元件,而烧结工艺是决定烧结热管质量的关键。根据烧结热管传热特性优化热管吸液芯的结构及工艺,提出制造热管烧结吸液芯的四阶段固相烧结工艺,讨论烧结工艺参数:烧结温度、烧结时间、烧结气氛和烧结位置。结果表明:当烧结吸液芯厚度为0.45 mm,烧结时间为3 h时,159μm铜粉的烧结吸液芯合理的烧结温度是950°C,81μm和38μm铜粉的烧结吸液芯合理的烧结温度为900°C。当铜粉粒径为159μm,烧结温度为950°C时,0.45和0.6 mm吸液芯厚度合理的烧结时间为3 h,而0.75 mm吸液芯厚度合理的烧结时间为1 h。在烧结过程中H2与CuO还原反应能够在铜粉表面形成龟裂纹,而龟裂纹可作为二次结构。水平位置烧结能有效地避免烧结吸液芯与铜管内壁之间产生间隙。
推荐文章
热管科学及吸液芯研究进展回顾与展望
热管
吸液芯
加工制造
热传导
相变
纤维吸液芯平板微热管理论分析与验证
微热管
纤维吸液芯
理论模型
最大传热量
槽道吸液芯热管的研究进展
槽道吸液芯热管
极限传输功率
热阻
电子热控制
各向异性
泡沫金属吸液芯热管的传热性能
热管
吸液芯
丝网
多孔泡沫金属
传热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小型圆热管烧结吸液芯的设计与制造
来源期刊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学科
关键词 热管 吸液芯 固相烧结 孔隙率 收缩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Mine Engineering,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2-301
页数 10页 分类号
字数 1436字 语种 英文
DOI 10.1016/S1003-6326(14)63060-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汤勇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学院 139 1212 19.0 26.0
2 李燕 中山大学工学院 121 898 15.0 26.0
3 肖潭 中山大学工学院 2 7 1.0 2.0
4 周伟 中山大学工学院 20 51 4.0 6.0
5 高金武 中山大学工学院 3 13 2.0 3.0
6 蒋乐伦 中山大学工学院 6 17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0)
共引文献  (23)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3)
1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热管
吸液芯
固相烧结
孔隙率
收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月刊
1003-6326
43-1239/TG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中南大学内
1991
eng
出版文献量(篇)
8260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6121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