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了解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NIDA)的发生状况,分析其发病因素,探讨预防工作重点所在.方法:选择2012年3月1日-2013年2月28日在防保科接受4∶2∶1系统管理的3岁以下儿童(包括3岁)为调查对象,对小儿进行健康体检并化验血红蛋白;家长填写问卷调查表.结果:786例中发现贫血237例,发病率为30.2%,其中缺铁性贫血233例,发病率为29.6%(缺铁性贫血占贫血病例的98.3%).缺铁性贫血的发病情况:3~6个月组占39.2%,7~12个月组占36.6%,1~2岁组占27.5%,2~3岁组占23.7%;男孩发病率29.9%,女孩发病率29.3%,男孩、女孩贫血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纯母乳及非纯母乳喂养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比较:3~6个月纯母乳与非母乳喂养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574,2.739,P>0.05),7~12个月纯母乳与非母乳喂养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2.66,2.739,P<0.05),1~2岁纯母乳与非母乳喂养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3.46,P<0.05).结论: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生与出生前、后均有关系.降低小儿贫血要从多方面抓起,出生前是孕期母亲营养、生产方式(早产、剖宫产),出生后喂养的方式、辅食的添加、辅食添加不合理是造成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影响因素,应加强对小儿科学正确的喂养指导,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指导科学的喂养方法;加强母亲孕期和哺乳期合理营养的指导,减少早产、降低剖宫产对降低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率有极其重要意义.
推荐文章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分析及护理
小儿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护理
婴儿期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现状分析
婴儿
喂养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预防
治疗
汉中地区部分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临床分析
儿童保健
婴幼儿
缺铁性贫血
临床分析
不同年龄段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影响因素分析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婴幼儿
不同年龄段
影响因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调查分析
来源期刊 临床医药实践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发病因素 分析
年,卷(期) 2014,(3) 所属期刊栏目 预防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5-206,24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R725.5
字数 242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金变 1 1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84)
二级引证文献  (34)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1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20(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发病因素
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医药实践
月刊
1671-8631
14-1300/R
大16开
山西省太原市五一路382号
22-39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75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510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