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自制的胺类衍生物为氨性体系电积锌的添加剂,考察其用量对电流效率和阴极锌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添加剂用量2 mL/L、Zn2+浓度40 g/L、氯化铵浓度5 mol/L、氨水浓度2.5 mol/L、电流密度400 A/m2、异极距3 cm、温度40℃的条件下,电流效率达到90.43%,阴极锌板表面形貌较为致密平整.
推荐文章
添加剂对单膜双室同槽电解膜电积工艺的影响
单膜双室
添加剂
产锰率
酸回收率
能耗
添加剂和温度对氧化锌形貌的影响研究
氧化锌
水热合成
添加剂
硝酸锌
降低锌电积电耗的探讨
锌电积电耗
电积液纯度
工艺参数
系统电能损耗
新液底流
添加剂
杂质与添加剂对锌电积影响的研究进展
电积
杂质
添加剂
影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氨性体系下新型添加剂对电积锌的影响研究
来源期刊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氨性体系 电积锌 添加剂 电流效率 表面形貌
年,卷(期) 2014,(11) 所属期刊栏目 重有色金属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20
页数 4页 分类号 TF813
字数 174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7545.2014.11.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瑞祥 江西理工大学冶金与化学工程学院 72 380 11.0 15.0
2 谢博毅 江西理工大学冶金与化学工程学院 12 77 5.0 8.0
3 毛继勇 江西理工大学冶金与化学工程学院 9 42 4.0 6.0
4 熊家春 江西理工大学冶金与化学工程学院 12 62 5.0 7.0
5 张兆雪 江西理工大学冶金与化学工程学院 6 34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4)
共引文献  (105)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氨性体系
电积锌
添加剂
电流效率
表面形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月刊
1007-7545
11-1841/TF
大16开
北京南四环西路188号总部基地18区23号楼
2-464
194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44
总下载数(次)
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