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建立结核病生物诊断试剂模型。方法通过在豚鼠腹股沟皮下单次和多次注射不同剂量灭活H37 Rv全菌体,制备结核病生物诊断试剂模型,采用0.1 mL(5 IU)标准结核菌素( TB-PPD)对模型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三组剂量(0.2 mg/mL,0.3 mg/mL和0.5 mg/mL)致敏豚鼠均能建立模型,其中0.2 mg/mL剂量组皮试后24 h和48 h红斑纵横径值均大于0.3 mg/mL和0.5 mg/mL剂量组,致敏效果最好;多次致敏皮试红斑纵横径值与单次致敏比较无显著差异;第1次皮试后24 h红斑纵横径值大于第2次、第3次和第4次皮试后红斑纵横径值(P≤0.05);此外,灭活H37Rv全菌体致敏后,豚鼠体重持续增加,部分豚鼠注射部位有溃烂发生。结论应用0.2 mg/mL灭活H37 Rv全菌体单次致敏豚鼠,可以建立良好的用于结核病生物诊断试剂评价的模型。增加致敏剂量和致敏次数不能增加变态反应强度。
推荐文章
噬菌体对结核病模型豚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噬菌体
结核分枝杆菌
豚鼠
免疫功能
结核病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结核病
模型,动物
结核病生物标记物研究进展
结核病
生物标记物
诊断
结核病病原学诊断评价方法探讨——与《结核病病原学分子诊断专家共识》作者商榷
结核
分子诊断技术
细菌学技术
结果评价(卫生保健)
异议和争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结核病生物诊断试剂豚鼠模型建立
来源期刊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H37 Rv 豚鼠 模型,动物 皮试
年,卷(期) 2014,(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42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3
字数 309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4.010.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玉娥 16 40 5.0 5.0
5 张钰 42 240 7.0 13.0
9 龚宝勇 2 0 0.0 0.0
13 黄姣艳 1 0 0.0 0.0
14 崔玉华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H37 Rv
豚鼠
模型,动物
皮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月刊
1671-7856
11-4822/R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5号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63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2503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