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理论角度阐释“酸苦涌泄为阴”,如何达到“涌泄”的作用。通过参考古籍、现代研究成果并结合临床实际,进行分析讨论。认为酸味收敛是中医教学中人为造成的思维定势,酸味不仅能收能敛,亦能涌吐、利水泄热、生津、消散、利咽开音。可见打破思维定势方可全面理解酸味的作用,并更好的指导临床。因此教材中有关酸味的属性特点应该修正。
推荐文章
不同形式变水头作用下土体的管涌特性
变水头
管涌
渗透系数
累计涌砂量
氢气泄爆作用下结构动力响应特性研究
动力响应
氢气泄爆
超压荷载
基准有限元模型
试论水利水电工程基坑岩溶涌水与预测
水利水电工程
基坑岩溶涌水
动力条件
预测模型
钱塘江鱼鳞石塘涌潮作用力动态测试与分析
钱塘江
涌潮作用力
鱼鳞石塘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试论“酸”的“涌泄”作用
来源期刊 江西中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涌泄 收敛 酸苦涌泄为阴
年,卷(期) 2014,(4)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15,1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85.1
字数 442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党思捷 成都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21 13 3.0 3.0
2 谢双峥 4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涌泄
收敛
酸苦涌泄为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西中医药
月刊
0411-9584
36-1095/R
大16开
南昌市阳明路56号
44-5
195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489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314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