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古入声韵在安徽沿淮江淮方言中的表现复杂,根据入声韵主要元音的高低,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入声韵呈现出自南向北渐次减少的地理渐变.通过与南京话入声韵的比较,可以发现四种代表性方言入声韵的消变途径表现为入声韵主要元音的合流、央化,入声字的舒化表现为竞争性演变的特点.
推荐文章
武冈方言中的特殊量词
武冈方言
量词
方言量词
安徽省沿淮地区豆麦轮作农田径流氮、磷流失特征研究
沿淮地区
豆麦轮作
地表径流
流失系数
安徽沿淮地区优质高产常规粳稻品种筛选及特征特性
沿淮地区
粳稻
产量
品质
品种筛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古入声韵在安徽沿淮江淮方言中的演变
来源期刊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安徽 江淮官话 入声 演变
年,卷(期) 2014,(4) 所属期刊栏目 汉语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70
页数 4页 分类号 H172.4
字数 368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贡贵训 湖南科技学院中文系 41 67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安徽
江淮官话
入声
演变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双月刊
1672-1101
34-1217/C
大16开
安徽省淮南市泰丰大街168号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2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705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