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1912年赫斯发现了宇宙射线,他的发现开启了人类从多个方面探索太空的步伐;1932年正电子的发现使人们开始探索新亚原子粒子;1960年随着早期大粒子加速器的兴起,宇宙射线的研究从粒子物理转向天体物理;1965年发现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为宇宙论的大爆炸模型提供了支持并使宇宙学成为一门实证科学;1980年代末,用实验方法测量了太阳中微子通量后,粒子物理学的部分科研团体开始转回宇宙射线的研究,标志着天体粒子物理学研究的开始。
推荐文章
宇宙射线对地表矿物晶格及地质作用的影响
宇宙射线
晶格损伤
地质作用
基于反宇宙射线γ谱仪的水样品测量
反宇宙射线γ谱仪
反符合
水样品测量
反宇宙射线γ谱仪系统测量氙同位素活度
反宇宙射线γ谱仪系统
氙同位素
最小可探测活度
宇宙射线μ子探测高Z材料的仿真研究
宇宙射线μ子
高Z材料
Geant4
漂移管
位置分辨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宇宙射线到天体粒子
来源期刊 国外科技新书评介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亚原子粒子 宇宙射线 天体物理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粒子物理学 粒子加速器 大爆炸模型 中微子通量
年,卷(期) 2014,(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5
页数 1页 分类号 P14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耀昕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30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亚原子粒子
宇宙射线
天体物理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粒子物理学
粒子加速器
大爆炸模型
中微子通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外科技新书评介
月刊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出版文献量(篇)
4046
总下载数(次)
93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