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纺织器材       
摘要:
介绍了三维编织减纱技术及应用其实现变截面预制件编织的原理,比较了增减锭子数量和改变纤维束数量等不同减纱技术在实现变截面预制件编织时的优缺点,分析了基于通过改变纱线数来实现变截面编织的装置——新型携纱器的主要零部件、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指出新型携纱器能够利用减纱技术实现变截面预制件的编织,在编织过程中显示出其优越性、快捷性、方便性,具有较大的应用市场.
推荐文章
基于主动携纱器的三维编织减纱与加纱方法
携纱器
三维编织
减纱
加纱
预制件
编织机
三维编织自动增减纱携纱器的研究
三维编织
变截面预制件
自动增减纱
携纱器
编织机
多轴三维织机斜纱引入机构的设计
多轴三维织机
斜纱引导机构
直线步进电机设计
UG/Ansoft Maxwell软件应用
推力仿真
四步法三维编织减纱预制件表观模拟
四步法三维编织
减纱预制件
复合材料
表观模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减纱技术的三维编织携纱器的设计
来源期刊 纺织器材 学科
关键词 三维编织 减纱技术 携纱器 设计 单线圈装置 工作原理
年,卷(期) 2014,(6) 所属期刊栏目 生产实践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19,22
页数 4页 分类号 TS103.33+7.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贺辛亥 西安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94 315 9.0 12.0
2 王俊勃 西安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136 836 15.0 21.0
3 郑占阳 西安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11 35 4.0 5.0
4 杨超群 西安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6 41 3.0 6.0
5 李宗迎 西安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6 35 2.0 5.0
6 郭杰赞 西安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8 25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8)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三维编织
减纱技术
携纱器
设计
单线圈装置
工作原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纺织器材
双月刊
1001-9634
61-1131/TS
大16开
1974-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0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649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