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其预后结局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基础训练、言语训练、针灸等早期综合康复训练;比较2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采用多因素分析法来筛选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 HAMD评分、2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HAMD、NIHSS评分更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 HAMD评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 FM A及 ADL 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 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感染、晚就诊、未实施早期康复训练、NIHSS评分低均为脑梗死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P<0.05,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后,可改善抑郁状态,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质量;脑梗死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较多,应制定有针对性的有效预防措施,防治病情加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梗死 早期康复训练 预后 危险因素
年,卷(期) 2014,(3) 所属期刊栏目 医学康复 --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7-16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49|R743.3
字数 252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70/zgkf.2014.03.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毕涌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8 74 5.0 8.0
2 张扬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13 105 6.0 10.0
3 陈为安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19 105 6.0 10.0
4 张旭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31 210 8.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25)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182)
二级引证文献  (10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20)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8(2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9(3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5)
2020(2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梗死
早期康复训练
预后
危险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康复
月刊
1001-2001
42-1251/R
大16开
武汉解放大道1095号同济医院
38-137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30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709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