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测井技术       
摘要:
水平井及大斜度井中由于存在重力分异,油水两相流流型、局部流速和局部持水率沿管径方向发生了复杂的变化,致使其流量和持水率测量及多相流分相流量解释非常困难,在垂直井生产测井解释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常规漂移模型已经不能解决其流动剖面解释问题.对水平井及大斜度井中的油水两相流动进行了实验研究和半理论分析,在对多相流动环路模拟实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漂移模型进行了修正,分别针对井斜角和持水率对相分布系数和油滴上升极限速度进行改进,确定了相关计算公式.采用改进的漂移模型预测了多相流动环路模拟实验环境下的油相表观速度,并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计算结果与实验很好地吻合,发现该模型对小于50 m3/d的低流量油水两相分相流量计算平均相对误差为18.86%,大于100 m3/d的中高流量油水两相分相流量计算平均相对误差为8.49%,能够满足生产测井产出剖面解释的要求.相关参数的改进扩大了漂移模型的应用范围,提高了水平井及大斜度井筒中油水两相产液剖面测井的解释精度.
推荐文章
大斜度井中气液两相段塞流动力学模型分析
生产测井
大斜度井
水平井
气液两相
段塞流
持水率
电磁流量计测量水平井油水两相流量实验研究
水平井
电磁流量计
油水两相流
流量测量
水平井油水两相流电容阵列持率仪算法研究
生产测井
水平井
油水两相
持水率
自然间断点法
水平井油水两相流持水率测量方法实验研究
水平井产液剖面测井
油水两相流
持水率
电导传感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水平井及大斜度井油水两相流动模型研究
来源期刊 测井技术 学科
关键词 生产测井 测井解释 水平井 大斜度井 油水两相流 漂移模型
年,卷(期) 2014,(4)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4-390
页数 7页 分类号 P631.8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1338.2014.04.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唐小梅 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测井技术研究院 4 39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4)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产测井
测井解释
水平井
大斜度井
油水两相流
漂移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测井技术
双月刊
1004-1338
61-1223/TE
大16开
1977-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5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59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