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黑龙江东部二龙山盆地是一新生代陆相聚煤盆地,中新世富锦组是其含煤地层。通过对富锦组沉积相、层序地层和聚煤作用特征的研究,可以看出:富锦组主要由凝灰质粉砂岩及中细砂岩、凝灰质砾岩及褐煤组成,发育滨浅湖相、深-半深湖相、冲积扇扇根相、扇中相及沼泽相,分别属于湖泊沉积体系和冲积扇沉积体系;富锦组是一个以区域不整合面为上下界的三级层序,其低位体系域对应底部砾岩段,湖侵体系域对应下部砂岩段和中部含煤段,高位体系域对应上部砂岩段;研究区煤层形成于湖侵体系域末期,且以盆地中部煤层厚度最大,向西北和西南方向煤层均变薄;聚煤作用明显受基底沉降作用影响,在湖侵体系域末期基底稳定沉降阶段,可容空间增加速率与泥炭堆积速率相平衡,从而形成了区内巨厚煤层。
推荐文章
沅江凹陷古近纪层序地层、沉积相特征及演化
洞庭湖盆地
沅江凹陷
古近纪
层序
地层
沉积相
勘探区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西山窑组层序地层及沉积相研究
马朗凹陷
西山窑组
层序地层
沉积相
辫状河三角洲
二龙山农场种植业保险研究
种植业保险
二龙山农场
政府扶持
关中盆地上新世地层形成时代、层序划分及沉积相特征研究
地层划分
地层层序
沉积相
上新统
关中盆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二龙山含煤盆地中新世富锦组沉积相及层序地层特征
来源期刊 煤田地质与勘探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二龙山盆地 新近纪 富锦组 湖侵体系域 聚煤作用
年,卷(期) 2014,(4) 所属期刊栏目 煤田地质 矿井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
页数 7页 分类号 P618.11
字数 488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986.2014.04.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邵龙义 中国矿业大学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114 2660 25.0 48.0
2 马立军 50 91 5.0 7.0
3 曲延林 11 19 2.0 3.0
4 野兆瑞 中国矿业大学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3 2 1.0 1.0
5 胡一鸿 中国矿业大学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4 20 1.0 4.0
6 李柱 中国矿业大学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4 13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二龙山盆地
新近纪
富锦组
湖侵体系域
聚煤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煤田地质与勘探
双月刊
1001-1986
61-1155/P
大16开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锦业一路82号
52-14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04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422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