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房性早搏(简称房早)和室性早搏(简称室早)后点集与主导的窦性心律散点集的夹角在鉴别早搏起源方面的价值.方法 打印每一例窦性心律合并房早或室早的24h全心搏lorenz-RR散点图,用量角器测量其早搏后点集与45°线的夹角,并计算其平均值,同时观察早搏后点集的形态特征.结果 151例房早病例中,有86例后点集与主点集融合,认为其与主点集的夹角趋向于零,与主点集平行,有61例平均夹角4°,趋向于与主点集平行,这两者占房早样本的96%,4例与主点集平均夹角19°,占该样本的4%.174例室早样本中,有168例后点集与主点集的夹角明显,平均为19°,占96.5%,6例平均夹角10°,占该样本的3.5%.168例室早夹角显著后点集的形态特征为:当心动周期在一定范围内时(靠近原点),后点集与主点集夹角不变,当心动周期延长到一定程度时(远离原点),后点集的右上方部分(尾部)形态发生变化,出现三种走向,即夹角不变、拐向主点集(称之为翘尾状)、拐向横坐标轴(称之为压尾状).其中夹角不变有123例、占73.2%,翘尾状有37例、占22.0%,压尾状有8例、占4.8%,房早后点集呈直线走势,右上部分翘尾状或压尾状不明显.结论 ①早搏后点集的角度可作为判断早搏起源的重要指标.②早搏后点集的尾部(右上部)呈翘尾或压尾状,有利于诊断室早.
推荐文章
成对室性早搏的心电散点图特征分析及鉴别
成对室性早搏
Lorenz-RR散点图
时间RR间期散点图
特征
复方玄胡散治疗室性早搏80例临床研究
复方玄胡散
美西律
室性早搏
稳心颗粒与慢心律对照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30例临床观察
冠状动脉疾病
室性早搏
稳心颗粒
临床观察
量子共振检测稳心颗粒与心律平治疗室性早搏100例临床研究
室性早搏
量子共振
稳心颗粒
普罗帕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后点集与窦性心律散点集的夹角观察
来源期刊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心电图学 Lorenz-RR散点图 早搏后点集 夹角
年,卷(期) 2014,(5) 所属期刊栏目 心电散点图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7-440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41.7|R540.4+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333/j.cnki.cjcpe.2014.05.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桂侠 7 13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76)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电图学
Lorenz-RR散点图
早搏后点集
夹角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双月刊
1007-2659
42-1421/R
大16开
武汉市武昌区张之洞路9号
38-145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08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04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