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腰椎“椎骨错缝”模型大鼠造模节段生物力学及H反射潜伏期的变化.方法:采用椎体外部连接固定系统(ELFS)诱导“椎骨错缝”大鼠模型.将160只350~ 450 g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通过外科手术将ELFS的棘突附着部件(SAU)与大鼠L4、L5和L6棘突相连接,再使用ELFS的外部连接部件将SAU连接起来;模型对照组仅植入SAU,不安装外部连接部件;假手术组仅进行手术干预,不植入任何部件;正常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再将各组按固定时间分为1、2、4、8和12周5个亚组.在各连接期结束时,脊柱刚度测试系统检测实验组和模型对照组固定节段刚度;肌电诱发电位仪检测各组大鼠后肢胫神经H反射.结果:“椎骨错缝”模型大鼠脊柱造模节段刚度随连接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且造模8周后,“椎骨错缝”模型大鼠后肢胫神经H反射潜伏期显著增加.结论:“椎骨错缝”模型大鼠相应造模节段发生了相关的生物力学及神经传导特性的改变.
推荐文章
中药强力生对大鼠后肢 H反射的影响
H-反射
植物,药用
后肢
电刺激
大鼠
手法干预对"椎骨错缝"模型大鼠刚度的影响
椎骨错缝
刚度
动物模型
手法
颈椎"椎骨错缝"三维有限元模型创建方法的研究
颈椎病
三维有限元
有限元分析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椎骨错缝”模型大鼠后肢H反射变化研究
来源期刊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椎骨错缝 刚度 H反射 动物模型
年,卷(期) 2014,(6)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中医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6-79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74.3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程英武 29 194 8.0 13.0
2 孔令军 49 142 7.0 10.0
3 杨小存 5 20 2.0 4.0
4 郭朝卿 7 70 4.0 7.0
5 卜江慧 7 43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椎骨错缝
刚度
H反射
动物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8-861X
31-1788/R
大16开
上海市浦东新区蔡伦路1200号
4-619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97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38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