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TP区是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主力产油区块之一,在高温、高闭合压力条件下,常规酸压形成的酸蚀裂缝穿透距离受限且易发生闭合,酸压投产后表现出快速递减特征.通过实验研究开发了水力加砂压裂+酸压复合改造技术,前期利用冻胶携砂以提高人工裂缝远端导流能力,后期采用酸液刻蚀来提高近井导流能力和改造范围,从整体上提高人工裂缝导流能力及其保持率.水力加砂压裂+酸压复合改造技术在TP区现场实施6井次,建产率达到83.3%,累产油3.76×104 t,表明该技术在低品位裂缝孔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推荐文章
基于电成像的孔洞型碳酸盐岩储层连通性评价
孔洞型碳酸盐岩
连通指数
电成像测井
孔洞识别
连通域标记
裂缝-孔洞型储层测井流体识别新方法
测井解释
裂缝-孔洞型储层
自然伽马测井
声波测井
流体识别图版
保护碳酸盐岩储层屏蔽暂堵技术研究进展
碳酸盐岩
防止地层损害
钴井液
临时性封堵
综述
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渗流物理模型
碳酸盐岩
缝洞型储层
试井
渗流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TP区裂缝孔洞型碳酸岩储层复合改造技术研究
来源期刊 石油地质与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塔河油田 裂缝孔洞型储层 酸压 水力加砂压裂 储层改造 导流能力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石油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9-111
页数 3页 分类号 TE357
字数 243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洋 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26 81 6.0 7.0
2 赵兵 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11 20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
共引文献  (76)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塔河油田
裂缝孔洞型储层
酸压
水力加砂压裂
储层改造
导流能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地质与工程
双月刊
1673-8217
41-1388/TE
16开
河南省南阳市油田中山路
36-117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75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992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