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比较应用唑来膦酸与降钙素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到2012年11月,采用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术治疗610例骨质疏松性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按照入院顺序及是否获得完整随访资料将543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降钙素组325例,2009年6月至2011年4月手术,男107例,女218例;年龄(75.02±5.65)岁;Evans-Jensen分型:Ⅰ型87例,Ⅱ型136例,Ⅲ型102例;腰椎骨密度平均(O.737±O.08)g/cm2,髋部平均(0.725±0.05) g/cm2;应用降钙素等治疗.唑来膦酸组218例,2011年5月至2012年11月手术,男82例,女136例;年龄(74.71±5.32)岁;Evans-Jensen分型:Ⅰ型62例,Ⅱ型91例,Ⅲ型65例;腰椎骨密度平均为(0.738±0.05) g/cm2,髋部平均为(0.722±0.06)g/cm2;术后7d内使用唑来膦酸治疗.两组患者分别比较住院期间及术后1年骨密度值.采用Harri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价髋关节功能和疼痛程度.结果 降钙素组随访时间为5~ 22个月,平均12.8个月;唑来膦酸组随访时间为4~19个月,平均12.5个月.患者影像学骨折愈合时间、Harris评分、VAS评分,唑来膦酸组分别为(14.25±1.38)周、(68.88±5.71)分、(0.36±0.55)分;降钙素组分别为(14.39±1.12)周、(69.47±4.60)分、(0.33±0.48)分;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唑来膦酸组腰椎骨密度平均为(0.76±0.06)g/cm2,髋部平均为(0.75±0.04)g/cm2,降钙素组腰椎骨密度平均为(0.75±0.07)g/cm2,髋部平均为(0.74±0.07)g/cm2.唑来膦酸组患者术后1年与术前骨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两组骨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术后应用唑来膦酸未对骨折愈合和髋关节功能恢复造成影响,术后1年骨密度明显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