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带状种植是四川小麦的典型种植方式,主要分布在丘陵旱地,与玉米构成“小麦/玉米”复合种植系统。本文通过两年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肥用量和生育期分配比例对四川丘陵旱地带状种植小麦氮素吸收累积、分配与转运的影响,以及氮素利用效率和土壤氮残留问题,筛选适合于该地区带状种植小麦的适宜氮肥用量和分配比例,为生产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方法】试验在四川省仁寿县进行,试验材料为四川主推品种川麦42,带状种植(即2 m为一带,种5行小麦,行距20 cm,小麦幅宽80 cm,预留行1.2 m),2BSF-4-5A型谷物播种机播种,密度150 x104P1ant/hm2。试验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施氮量为主区,设N 90(N1)、135(N2)、180(N3)、225(N4)kg/hm24个水平;生育期分配比例为裂区,设基肥一次性施入(R1)、底肥:苗肥=7:3(R2)、底肥:拔节肥=7:3(R3)和底肥:苗肥:拔节肥:孕穗肥=5:1:2:2(R4)4个水平,并以不施肥(CK)为对照。【结果】1)施用氮肥后收获期地上部植株总吸氮量显著提高,开花期植株各营养器官氮素积累量、成熟期叶和茎鞘中氮素残留量以及转运氮的贡献率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而花后氮素同化量及其对籽粒氮的贡献率随施氮量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在施氮量为N 135 kg/hm2时达最大。底肥:拔节肥=7:3的施氮方式有利于提高花后氮素同化量及其对籽粒氮贡献率,而底肥:苗肥:拔节肥:孕穗肥=5:1:2:2的施氮方式有效地促进了花前贮存氮素向籽粒转移,同时也增加了成熟期氮素在营养器官中的残留,降低了氮素在籽粒中的分配比例;2)氮利用效率和植株氮生产力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土壤中残留的全氮、NO3--N及NH4+-N含量则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施氮量较高( N 180225 kg/ hm2)的条件下,底肥一次施极大地增加了土壤中氮的残留,且随施氮量增加,拔节期一次性追肥土壤中氮残留也增加,氮肥分次追施和加大分配比例能够有效降低土壤中的氮素残留;3)在四川丘陵旱地套作条件下,施氮量和籽粒产量的关系可用二次曲线方程来拟合,平均每生产100 kg 籽粒需N 3.6 kg;施氮量为180 kg/ hm2、分配比例为底肥:拔节肥=7:3时籽粒产量最高,可达4800 kg/ hm2(第二年4706 kg/ hm2),较CK 增产27.6%(第二年增产25.6%)。【结论】综合考虑小麦籽粒产量、氮吸收利用特性以及土壤中残留氮量,在保证获得较高小麦产量(4650 kg/ hm2以上)的前提下,应适当减少氮肥用量,采取氮肥后移及分次施用的方式。本试验条件下带状种植小麦推荐的氮肥用量为N 135180 kg/ hm2,分配比例为底肥:拔节肥=7:3。
推荐文章
氮肥用量与施用时期及分配比例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夏玉米
氮素
施氮量
施氮时期
分配比例
干物质
热负荷分配比例对抽凝-背压供热机组能耗影响
抽凝-背压供热
能量梯级利用
节能降耗
发电煤耗率
热负荷分配
氮肥运筹对四川丘陵旱地带状种植小麦碳素同化、运转和产量的影响
氮肥运筹
套作小麦
叶绿素含量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碳同化
丘陵区
种植密度对冬小麦氮素吸收利用和分配的影响
冬小麦
穗型
种植密度
氮素吸收
分配利用
产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氮肥用量及其生育期分配比例对四川丘陵区带状种植小麦氮素利用的影响
来源期刊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带状种植小麦 施氮量 施氮方式 产量 氮素利用效率 氮残留
年,卷(期) 2014,(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38-1348
页数 11页 分类号 S512.1
字数 752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674/zwyf.2014.060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7)
共引文献  (1061)
参考文献  (3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231)
二级引证文献  (134)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7(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8(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1(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2(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3(3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4(2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5(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6(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7(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8(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9)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1)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24)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8(51)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45)
2019(53)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46)
2020(2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带状种植小麦
施氮量
施氮方式
产量
氮素利用效率
氮残留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月刊
1008-505X
11-3996/S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82-169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4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35501
论文1v1指导